“ 我們承諾凡是用人單位經過試用認為不合格的學生,可以退回學校重新培訓或者調換。但從去年3月份實施以來,沒有一名學生回爐再造。”山東省第二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崔秋立難掩自豪。
2008年3月1日,省第二技術學院在全省率先實行畢業生“召回制”,對于不適應企業需求的畢業生進行召回并免費進行針對性培訓,同時追究有關教育教學部門和任課教師的責任。該制度實行一年多以來,沒有一位學生被退回。
“培養學生應該建立以企業評價為終評價標準的質量管理體系,以企業需求導向,實現學生與崗位的順利對接。”崔秋立表示,“較深層次的校企合作是好的保障。”
在省第二技術學院2009年新的中短期培訓菜單一覽表上,記者看到,31個涵蓋建材行業、各類維修、 計算機及設備操作等在內的細化培訓方案短的培訓期為7天,長的達180天。“這是為了盡早與企業實現對接與合作,使企業直接參與到學生的培養過程,對企業而言,相當于把崗前培訓前移,利用公共教育資源減少成本、提高成效,對學生而言,畢業前就找到了工作,不需要在各種招聘會上趕場。”崔秋立介紹。
據了解,與企業合作開辦有針對性的學制或培訓班,具體形式為企業針對當年招工計劃提前對技校學生進行面試,單獨組班、集中培訓,校企共同制定培養計劃,由企業工程技術人員、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和學院教師共同執教,對于中長期培訓可由企業組織招生。
“ 培訓提高了學生與企業崗位的對接成功率。”通過此種方式招聘職工近 600人的北新建材、泰和集團等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員表示。據統計,在當前就業壓力增大的形勢下,省第二技術學院夏季畢業的學生到崗率已接近80%。
“ 從高技能人才的成長規律看,單靠學校或者企業培養很難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當前校企合作已成為共識,不過不能停留在較淺層次的企業進校招聘階段,應該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山東省勞動保障廳副廳長張鳳光表示。同時,他透露,省勞動保障部門將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引導和推動技工教育與企業實現密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