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考失利怎么辦?孩子高考沒有考好,作為家長應該怎么安慰、開導?高考名師、北京云天工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祝云天解答。
“如果你覺得沒有100的努力,那么失敗了,就不要悲傷,從此以后,做事盡力就好!”這句話得到很多家長和孩子的認同,如果孩子自己都覺得沒有努力,那么家長失落有什么用呢?只要孩子認識到以后做事要盡力而為就好。
想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其實很簡單,就做到用信念支撐精神;用毅力實現夢想;用知識改變命運;用理性避免危機;用寬容對待生活;用激情挑戰人生。
在過去的日子,他們是優秀的,因為有了信念和毅力,積累了知識和學會了理性,并且懂得包容和擁有了激情。那么此時此刻是不是更應該明白:人生總是有缺憾的地方,往往是得到此,也就失去了彼,但是人生重要的就是要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并且要讓自己的情緒不為偶爾一次失敗而主宰。
即便有的失敗了,也要理性的面對。不妨這樣做:
一、接受現實
當你看到分數那一刻起,現實已經屬于你了,不管這個結果怎樣,你都必須正視,必須體驗和接受。不管別人在你背后曾付出多少努力,但是考試終究是由你自己去考,結果是由你自己打造的。所以,你怎么會有理由不接受呢?失望、悲觀都不是更好的選擇。因為不管怎樣,改變結果的可能性都比較小了,而人生的路還長著,沒有為偶爾一次摔倒而呼天搶地。
二、理性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困難來了,就要想辦法戰勝它,把損失降低到小限度。面對不理想的分數,不妨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通過查分去了解自己失分的原因
分數一般都是由電腦加的,很少出現錯誤。同時閱卷中一些不足的地方,或者與你預計不一樣的地方也就是判錯的地方,是沒有辦法找回來了。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很難找回自己丟失的分數,多就是為了挽回心理的一種平衡而已。但是我覺得可以通過查分了解自己失分的原因,這也是很大的收獲,因為你看到了自己未曾看到的不足。客觀的,我們不能去改變了,我們只能完善自己。
因此學生在領取分數條的時候,可以向班主任報名查分,然后繳費,由學校統一安排。
錯過夢想中的院校或者專業未必就是壞事
失去的未必就是好的,記得去年夏天我回江蘇的時候碰到一個初中時的同學,他是一個知名企業的企劃部主管,可以說是相當成功了,記得當時填報志愿的時候,他和他的家人執意要報師范專業的,可是后差了一分與這個專業擦肩而過,家里花了許多錢疏通關系也無濟于事,于是后來就讀了高中。在高中三年中,他的成績相當優秀,后順利的考上復旦、、、、、、記得他感嘆的說:幸虧當時沒有讀中師,要不就沒有這樣機會了。所以說失敗有時候未必是壞事,只要你科學的設置自己的夢想,堅持不懈的努力,一定尋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的。
不為面子而活著
許多人覺得考個很高的分數就有面子,分數越高越是天才,其實不是這樣的,分數不代表能力。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追夢的方式,和生活的方式。自己永遠是自己,不代表別人,也不會成為別人。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在別人的眼里永遠都是過眼煙云,例如說有幾個人能記得十年前的高考狀元?所以說,不管成功還是失敗,只有自己會記得,會刻骨銘心。為面子活著太累了,同時到后你也許會一無所獲。
總結過后繼續相信自己和鼓舞自己
如果你面臨糟糕的境地,在查分的瞬間幾乎被告知:你12年的努力付之東流了,可你若還能以“盡管如此……但是……”的句式結束對話,那么你依然擁有希望。
希望本來就是奇妙的東西,它會彎曲、變形、甚至還會隱藏,但是它卻很少會折斷,當我們陷入困頓和迷茫,想要放棄的時候,它又總是支撐著我們,給了我們繼續向前的勇氣,即便是在黑暗的地方,你依然能感受到它.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會有無限的希望,所以不要任何時候輕易放棄它。今夜我也很欣慰,因為一些復讀的學生告訴我好消息,他們有的進步很大,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放棄過擁有的希望。面對不理想的分數,理性的辦法就是總結自己的不足,然后相信自己鼓舞自己。不要情緒化去面對這一切,因為那樣做等于放棄了希望,希望就會放棄了你。這一站的失敗只是希望和你開一個玩笑而已。
對任何一個失落的學生和家長要給予理解和尊重
這十八年來,家長不容易,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好的歸宿,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家長也畢竟不是一個完美的人,誰都會犯錯誤。面對失敗,不要去埋怨,面對別人的失敗,我們沒有必要取笑和指責,給予他們理解和尊重。當我看到這樣一條的短信的時候:“祝老師,我現在很亂,血壓高,真得想把自己封閉了,我真得感覺除了苦澀和淚水,什么都沒有了”我的眼眶也濕潤了,失敗對家長們是不公平的,對一個努力的、有責任感的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
可是,在他身后,還有許多期待著他成功的人,因此我對任何一個失落的家長和學生,都給予尊重和理解,希望能給他們做一些事情,陪伴他們渡過這一站。
夜,靜悄悄的,彈指芳華,已經搖落了多少青春往事;這些年,一路跌跌撞撞,我們都在練習中成長。在青春的左岸,記錄了我們的現實、期待,在青春的右岸承載了我們依然沒有熄滅的夢想,而中間便是無窮無盡的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