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的位置:
山東技校網 >> 校企平臺 >> 山東電子職院打造特色“e文化” 促進創新人才培養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創新”一詞出現50余次,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社會創新發展的動力源泉,在建設創新型國家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原山東省電子工業學校)堅持IT辦學定位,發揮行業區域優勢,以特色“e文化”為引領,更新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構建了有利于創新創業人才成長的校園生態文化體系,促進了創新型人才培養。
打造校園特色“e文化”,樹立文化育人理念。貫徹“以人為本,質量立校”的辦學理念,凝練出“創新、開放、共享、卓越”的“e文化”理念,秉持“求真達善 致知力行”的校訓文化,傳承教風、學風,在實踐中豐富校園文化體系內涵,不斷創新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教育方式,提升全校師生的共識度。建設底蘊深厚、內涵豐富、昂揚向上、基調鮮明的精神文化;建設民主、科學、規范、和諧的制度文化;建設創新、開放、自由、理性的學術文化;建設健康、現代、文明、高雅的行為文化;建設生態優美、功能齊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境文化;建設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的創新創業文化,形成了既傳承學校優秀傳統文化、又融入時代精神、區域文化、行業文化、專業文化、職業文化的特色校園文化體系。
培育校園文化建設特色,為創新型人才培養提供環境支撐。實施了智慧校園建設工程,打造“e聯校園”新生態,構建人與網絡互融的校園網絡文化,為學生信息化素養的培育提供了有力支撐。建設了全省首家信息技術博物館,作為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既構建了符合“e文化”特色的文化育人載體,又豐富了學生專業學習的平臺。建設了“e文化”廣場,搭建現代科技文明與優秀傳統文化有機融合的教育載體,讓學生從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營養。通過一系列特色校園文化設施的建設,使校園處處體現出鮮明而濃郁的“e文化”氛圍,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熏陶,養成深厚的職業人文素質,達到環境育人的目的。
開展豐富多彩的特色校園文化活動,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學校成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科技創新協會等多個創新創業社團,開展了以“大學生職業生涯及創新創意設計”為主題的科技文化節、大學生創新創意設計大賽、大學生創業者沙龍、“我的未來不是夢”模擬創業大賽、“微商”運營賽等系列大學生“創e”大賽活動,營造了充滿“e文化”元素的創業文化氛圍;塑造“創e”創新文化品牌,通過在 “龍泉講壇”中設置“創e”創新文化講堂,聘請高校學者、政策專家、企業管理人員以及優秀校友擔任講師,更好地發揮其創新教育、學術交流、職業指導和社會實踐的相應功能,提高學生的職業精神,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熱情。
融合行業企業文化,培育學生的職業理想與工匠精神。結合學校和專業特點制定企業文化在教學過程中滲透的具體方案和措施,強化企業文化在專業教學中的滲透。加強對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將產業、行業、企業和職業的文化要求融入人才培養過程,將工匠精神融入日常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過程,強化對學生“精e求精”精神的培養和熏陶。
打造創新創業載體平臺,使學生在自我教育中提高創新能力。發揮學校科技創業園的優勢,打造以科技創業園為主體,大學生創業一條街和學生創新創業服務中心為兩翼的校內創新文化載體平臺;建成了校企協同創新基地,建立創新、開放、共享的合作辦學機制,形成了以競賽為特色的教學創新機制。
基于校園特色“e文化”,凝練形成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堅持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貫穿創新創業教育的主線,通過重構融創新創業教育于一體的課程體系,建設校內和校外兩支創新創業導師隊伍,搭建實踐訓練、項目引領、活動引導、創新文化的創新創業實踐引領體系,形成了“多維融入”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體系。(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

技校網首頁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學校列表
濟南 青島 泰安 日照 煙臺 淄博 棗莊 德州 臨沂 聊城 菏澤 濰坊 濟寧 東營 濱州 萊蕪 威海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山東技校網 未經允許 不得復制或鏡像
公安備案號 13024002000224
ICP經營許可證號 冀B2-20170024
網站備案號 冀ICP備11020808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