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的位置:
山東技校網 >> 時事熱點 >> 重磅!高職院校教學資源50強、國際影響力50強、服務貢獻50強院校在2018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發布會上發布
2018年7月15日,《2018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發布會在北京舉行。高職質量年報是由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委托,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和麥可思研究院共同編制。自2012年以來,該報告已經連續七年發布。該報告用翔實數據和典型案例,梳理研判一年來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情況,繼續發布“服務貢獻50強”“國際影響力50強”,并新增“教學資源50強”,進一步引導高等職業院校強化內涵建設
首次發布院校教學資源50強
《2018中國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首次發布院校教學資源50強。報告所指教學資源,涵蓋教學計劃內課程總數、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年財政撥款水平、全日制在校生人數、專任教師總數、教學及輔助行政辦公用房面積、校內實踐教學工位數、雙師素質專任教師比例、校園網主干大帶寬、企業提供的校內實踐教學設備值、企業兼職教師年課時總量等11項指標。通過指標設置,引導院校重視教學資源建設和利用,夯實辦學基礎。
50強院校的區域分布顯示,東部地區高職院校教學資源基礎比較雄厚,共有31所院校上榜。其中,山東和廣東各7所、江蘇6所,占上榜總數的40%,顯示我國東部地區高職院校資源水平整體較高;貴州、海南、吉林、內蒙古、寧夏、青海、山西、西藏、新疆等11個省份則無院校上榜,中西部地區院校的雙師素質專任教師比例、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生均校內實踐教學工位數、校園網主干大帶寬等資源水平較弱,需要加大投入,加強建設。總體來看,省級以上示范院校教學資源優勢明顯,國家示范(骨干)院校上榜46所,占上榜院校的92%,表明示范院校建設項目對院校的教學資源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雙師素質專任教師比例、企業提供的校內實踐教學設備值、企業兼職教師年課時總量等體現了校企合作深度和資源整合能力,是高職院校內涵建設的重要著力點。教學資源50強院校中,雙師素質專任教師比例超過70%的39所,安徽職業技術學院、東營職業學院等7所院校超過90%①;13所院校企業提供的校內實踐教學設備值超過1000萬元,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超過1億元;44所院校企業兼職教師年課時總量超過1萬學時。
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體現了院校的教學投入,完備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是人才培養的重要保障。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四川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等39所上榜院校的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超過1萬元②。但教學資源存在明顯的區域和院校不平衡性,政府和院校需高度重視。
①:2004年教育部頒布的《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規定,生師比≤16:1、雙師素質專任教師比例≥70%均是院校辦學優秀的指標。
②:2004年教育部頒布的《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規定,理工農醫類院校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達到5000元、文史財經管類院校達到4000元,是辦學優秀的指標之一。
國際影響力50強院校發布
按照“請進來”“走出去”并舉、與世界共建共享的基本要求,依據高職院校全日制國(境)外留學生人數(一年以上)、非全日制國(境)外人員培訓量、在校生服務“走出去”企業國(境)外實習時間、專任教師赴國(境)外指導和開展培訓時間、在國(境)外組織擔任職務的專任教師人數、開發國(境)外認可的專業教學標準和課程標準數、國(境)外技能大賽獲獎數量等若干指標,本年度再次排出高等職業院校國際影響力50強院校,見下表:
國際影響力50強反映中國高職教育國際交流合作發展水平。與2016年相比,2017年國際影響力50強整體水平有提升,全日制國(境)外留學生人數、非全日制國(境)外人員培訓量、在校生服務“走出去”企業國(境)外實習時間、專任教師赴國(境)外指導和開展培訓時間等指標平均值分別達到上一年的1.6倍、4.6倍、1.4倍、1.5倍,中國高職教育正在逐步走向世界舞臺。50強院校體現了高職教育服務國家戰略的意識和行動,也引導高職院校更多關注國際交流與合作。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負責蒙內鐵路技術培訓的教師在內羅畢南站指導當地學員實訓
國際影響力50強院校顯示,高職院校國際合作正在呈現發達地區引領、欠發達地區突破、沿邊地區凸顯地緣優勢的格局。50強院校中,沿海經濟發達省份的院校集中度較高,江蘇、浙江和山東3個省份有27所院校入圍;中西部省份有16所院校入圍,比如中部的湖北、西部的貴州各有2所院校;沿邊地區云南、廣西、內蒙古、黑龍江等分別有4所、2所、1所、1所院校入圍。但總體來看,高職院校國際交流合作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亟待更多關注和更好保障。
服務貢獻50強院校出爐
根據辦學規模、畢業生就業去向、橫向技術服務、縱向科研經費、技術交易、非學歷培訓和公益性培訓服務等若干指標,并結合院校其他基礎性因素,綜合評出全國高職院校服務貢獻50強,見下表:
服務貢獻50強院校整體水平有較大提升。與2016年相比,50強院校橫向技術服務、縱向科研服務和非學歷培訓到款額等3項指標的中位數分別增長49%、75%和93%。全國將近2/3的省份高職院校“研發服務到款額”中位數有增長,天津、海南、山東、江西、黑龍江、湖南、上海等7個省份增幅超過30%;全國超過一半省份高職院校“非學歷培訓到款額”中位數有增長,內蒙古、海南、河北、新疆、重慶等5個省份增幅在60%以上。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院校更加重視技術研發、服務能力提升的總體態勢。
中西部地區院校進入50強的數量穩中有增。2017年高職院校服務貢獻50強院校顯示,中西部地區有15所院校入選,占50強院校30%,覆蓋重慶、湖北、安徽、河南、黑龍江、湖南、甘肅、貴州、陜西、四川、云南等11個省份,其中重慶、湖北各有3所院校入圍。沿海經濟發達省份院校在服務貢獻50強中的集中度相對較高,僅江蘇、浙江和廣東三省就有27所院校入選,占比超過一半。這一分布形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高職教育和高職院校對經濟社會發展熱點區域的服務貢獻和支撐力度。
高職院校之間仍然存在較大差異。從總體情況看,全國有超過1/3的高職院校的研發服務到款額不足10萬元,近四成院校的非學歷培訓到款額不足50萬元。即使是服務貢獻50強院校,服務到款額指標排位靠前院校和排位靠后院校之間的差距也比較明顯,反映出我國高職院校服務貢獻的能力和水平總體上存在較大的區域差異和個體差異。

職業教育相關閱讀 >>
技校網首頁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學校列表
濟南 青島 泰安 日照 煙臺 淄博 棗莊 德州 臨沂 聊城 菏澤 濰坊 濟寧 東營 濱州 萊蕪 威海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山東技校網 未經允許 不得復制或鏡像
公安備案號 13024002000224
ICP經營許可證號 冀B2-20170024
網站備案號 冀ICP備11020808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