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的位置:
山東技校網 >> 菁菁校園 >> 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是偽命題嗎?
目前,有學者對職業教育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質疑,認為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是“偽命題”,這種說法顯然有失偏頗。推進職業教育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是關系到深化產教融合、激發辦學活力和實現職業教育體制機制創新的“真命題”,是對國家宏觀政策層面的強化和呼應,更是職業教育理論研究者及實際探索者們對未知領域不斷探求的主動、積極作為。

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作為真命題,它真在何處?
(一)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作為真命題,真在它是客觀存在,不是研究者的主觀臆想
多年來,我們一直試圖建立政府主導、行業企業和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面向市場的多元化辦學體制,以此激發職業院校的辦學活力,也正是有了一批積極響應的職業教育先驅者、開拓者的主動探索,才出現了首批成功“混合”的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的客觀存在,說明職業教育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沒有違背客觀事實,其命題顯然不是“偽命題”。
實際上,職業教育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實踐探索早于其概念的提出,在國家層面正式提出“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這一新概念之前,各地已有多所高職院校開始嘗試混合所有制辦學模式的探索。目前,全國有近20所職業院校具備混合所有制辦學特征。可見,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不是研究者主觀臆想出來的,而是職業教育的管理者和舉辦者將經濟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成果成功運用到職業教育領域的必然結果。
(二)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作為真命題,真在它豐富了職業院校的辦學屬性和組織形態
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作為職業教育領域的新生事物,打破了傳統職業院校“非公即民”的分類方式,是目前“非公非民”的“第三類”職業院校組織形態。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兼具公辦和民辦職業院校的雙重優勢。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的出現,豐富了職業院校的辦學屬性和組織形態,同時充分展現了職業教育辦學形式的多樣性。
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作為一種辦學體制的變化,是對我國當前經濟結構和經濟體制發生的深刻變化而做出的及時回應。職業教育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遵循了社會發展規律的內在要求,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其一,職業教育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適應市場經濟體制演變規律的現實選擇。其二,職業教育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適應資本社會化發展規律的外在表現。其三,職業教育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適應生產社會化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
(三)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作為真命題,真在它是職業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長期以來,我國職業院校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廣度一直差強人意,根本原因是學校與企業之間缺乏以資本為紐帶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職業教育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夠有效推動職業院校與企業之間建立以利益為紐帶的合作機制,發揮行業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辦學的主體作用,解決目前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困境,是我國新時代職業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職業教育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為職業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成果,遵循教育改革的戰略邏輯、發展邏輯和治理邏輯,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其一,職業教育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遵循了建設教育強國的戰略邏輯。其二,職業教育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遵循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發展邏輯。其三,職業教育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遵循完善制度建設的治理邏輯。
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作為真命題,它從國家宏觀政策層面得到了強化和呼應
(一)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的出臺,凸顯出職業教育領域混改實踐的必然性與緊迫性
縱觀職業教育辦學體制改革政策的演變過程,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理念已經成為新時期眾多宏觀政策文件的重要內容。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文件,以國家有關部門制定的宏觀教育政策為主體,以若干地方性具體教育政策文件為配套,構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從屬于職業教育發展總方針的政策體系。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體系的形成,凸顯出職業教育領域混改實踐的必然性與緊迫性。
其實,在近10年我國教育宏觀政策及相關文件中,辦學體制改革、混合所有制辦學探索是一條重要的價值主線。一系列宏觀職業教育政策文件表現出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認知變化:即由初的籠統提及到清晰解讀,由初的特征描述到內涵的明確。可見,職業教育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宏觀職業教育政策導向日漸明朗。
(二)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的出臺,無疑會推動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實踐
我國職業教育發展以政府為主導。近年來,我國逐步形成了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框架。從政策執行的角度來看,從國家層面到地方各級政府部門逐步出臺一系列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具體政策文件,其根本目標是系統設計、統籌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探索工作,明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標、任務、路徑等,加快推進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伐。
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的出臺,不僅反映了當下我經濟社會發展以及高職教育本身改革發展的現實需要,同時也將為有效促進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實踐探索提供重要引擎。我國職業教育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由自發探索進入到自覺自為的階段。在宏觀職業教育政策的引導和鼓舞下,我國一些省市和職業院校積極開展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形式的實踐探索。
(三)要發揮教育政策的前瞻性和指導性,需要更加完善、嚴密、操作性強的新政策法規
目前,職業教育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或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的探索僅僅從宏觀職業教育政策層面獲得了許可,一定程度上掃清了認識上的障礙,也為我們推進職業教育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無限的可能。但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辦學實踐探索至今,從國家政策或立法層面對其規范性表述或操作層面的規定仍然是空白,具體操作層面的政策藩籬(即適用法律、輿論環境、風險監管、產權流轉、內部治理等一系列)并沒有消除,需要更加完善、嚴密、操作性強的新政策法規。
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作為真命題,它有許多未知的領域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索
(一)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的本質暴露有一個逐步顯現的過程,我們沒認識清楚,并不意味著它不存在
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新生事物,目前,我們對于職業教育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探索有可能還只是冰山一角,并未接近其本質的內核,甚至有的認識或論斷可能與內在本質還存在一定偏差。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國有企業在探索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形式和路徑中,逐步開始了對混合所有制這一未知領域的探索。職業教育領域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為新的未知領域的探索,還存在一些未知的領域和規律,特別是我們在理論層面對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的本質及其規律認識還不十分清楚,很多問題都處在存在一定爭議,很多問題都涉及政策“雷區”。但不管有多少問題,這些都不能成為否定職業教育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由。
(二)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是新生事物,一些問題和矛盾會逐步出現,需要我們做深入的研究
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作為新生事物,無論是“大混合”和“小混合”,都暴露了一些類似的問題與矛盾,這需要我們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站在我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方位,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經濟領域和教育領域等的結合上,從職業教育體制機制創新的視角出發進行系統的思考。筆者認為當前需要引發理論界思考的問題有三個:其一,首要的問題仍然是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的法人屬性問題。其二,混合所有職業院校法人治理結構問題。其三,核心的問題是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的法人財產權問題。
來源:職教論壇雜志社
(《職教論壇》2018年第11期)

職業教育相關閱讀 >>
技校網首頁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學校列表
濟南 青島 泰安 日照 煙臺 淄博 棗莊 德州 臨沂 聊城 菏澤 濰坊 濟寧 東營 濱州 萊蕪 威海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山東技校網 未經允許 不得復制或鏡像
公安備案號 13024002000224
ICP經營許可證號 冀B2-20170024
網站備案號 冀ICP備11020808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