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的位置:
山東技校網 >> 菁菁校園 >> 教育部:高職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超過90%(圖)
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推動職業教育堅持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道路,實現了歷史性的新跨越。
一是發展規模世界大。2018年,全國有職業院校1.17萬所,年招生928.24萬人,在校生2685.54萬人,其中,中職學校1.03萬所,年招生559.41萬人,在校生1551.84萬人,招生和在校生分別占高中階段教育的41.37%、39.47%;高職(專科)院校1418所,年招生368.83萬人,在校生1133.7萬人,招生和在校生分別占高等教育的46.63%、40.05%。廣泛開展各類培訓,每年培訓上億人次。職業教育已經具備了大規模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的能力,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資源支撐。
圖1: 2018年職業教育基本情況
二是特色發展愈加鮮明。我們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全國組建了56個行業職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匯聚各方面專家3000多人,搭建起行業指導職業教育的組織平臺。組建1400個職教集團,3萬多家企業參與職業教育,廣泛開展訂單培養、校中廠、廠中校、現代學徒制等,基本形成產教協同發展和校企共同育人的格局。聯合行業企業,發布了新修訂的高職專業目錄(包括770個專業),410個高職專業教學標準,230個中職專業教學標準,136個職業學校專業(類)頂崗實習標準,30個職業院校專業實訓教學條件建設標準(專業儀器設備裝備規范)。
圖2: 黨的十八大以來職業教育國家教學標準建設情況
三是社會貢獻不斷提升。職業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中職畢業生就業率連續10年保持在95%以上,高職畢業生半年后就業率超過90%,近70%的職業學校畢業生在縣市就近就業。在現代制造業、新興產業中,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職業院校畢業生成為支撐中小企業集聚發展、區域產業邁向中高端的產業生力軍。我們還與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穩定聯系,重點面向發展中國家實施了一系列人才培訓、學校援建項目,分享我國職業教育的經驗和成果,為世界職業教育發展貢獻力量。
圖3: 近年來中高職就業率
四是促進公平顯著增強。發展職業教育是促進教育公平和脫貧減貧的重要舉措。我們實施了示范性中等和高等職業學校建設、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產教融合工程等重大項目,打造了一批骨干學校、專業和師資。2017年,全國職業教育財政性教育經費達3350億元。服務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體系逐步健全,中職免學費、助學金分別覆蓋超過90%和40%的學生,高職獎學金、助學金分別覆蓋近30%和25%以上學生。近三年來,850萬家庭的子女通過職業教育實現了擁有第一代大學生的夢想。同時,實施職業教育東西協作行動計劃,廣泛面向農民、農村轉移勞動力、下崗失業人員、殘疾人等開展職業培訓,為近年來我國年均減貧1000萬人以上作出了重要貢獻,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肯定。
圖4:近5年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投入情況
五是品牌活動更有影響。職業教育社會環境不斷優化,發展理念、模式和成就廣受國內外贊許。自2015年起,每年舉辦職業教育活動周,讓社會了解和支持職業教育。連續舉辦11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五年來累計超過6萬人次參加總決賽。連續舉辦13屆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活動,2018年有超過392.1萬學生參加。定期發布高職質量年報和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就業分析報告。
圖5: 職業教育品牌活動一覽表
來源:教育部網站

職業教育相關閱讀 >>
技校網首頁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學校列表
濟南 青島 泰安 日照 煙臺 淄博 棗莊 德州 臨沂 聊城 菏澤 濰坊 濟寧 東營 濱州 萊蕪 威海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山東技校網 未經允許 不得復制或鏡像
公安備案號 13024002000224
ICP經營許可證號 冀B2-20170024
網站備案號 冀ICP備11020808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