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2月,國產大飛機C919已獲得國內外28家用戶的815架訂單。目前,C919的批量生產正在加緊進行,試飛工作將全面提速,量產已為期不遠。3月7日下午,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航天海鷹(鎮江)特種材料有限公司裝配制造技術中心車間主任王巍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小組審議時坦言,C919要完成預定年產量,亟需更多相關專業技能人才加入。
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江蘇時指出:必須始終高度重視發展壯大實體經濟,抓實體經濟一定要抓好制造業。抓好制造業,需要大量高素質技能人才。但近年來,一些制造業企業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缺口憂心忡忡。
王巍說,他所在的企業現在處于上速度、大發展階段,卻被技能人才的短缺問題卡住脖子。“我們企業做的是飛機制造,但江蘇的飛機制造技工專業太少,目前一些學校專業設置不太對口。”
企業需求和學校教育之間有距離,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這種“技能人才饑渴”現象作出積極布局。報告提出,改革完善高職院校考試招生辦法,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和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報考,今年大規模擴招100萬人。全國人大代表、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十分贊同這一決策。他認為,當前正處于轉型發展的巨大壓力下,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是事關發展全局的戰略之舉,也是教育服務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抓手。
“政府工作報告對職業教育給予前所未有重視,就是要讓更多青年憑借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葛道凱表示,報告提出的具體舉措主要表現為“五大兩高”,即大規模擴招、大幅度增加投入、大改革、大發展、擴大獎助學金覆蓋面,以及提高補助標準、提高辦學質量。江蘇此前已針對職業教育吸引力不強、社會參與度不高等問題,出臺關于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的若干意見,著力推進職業教育內涵發展。同時,為推動普高與中職學生雙向交流,江蘇試點舉辦綜合高中班,為學生提供多樣多次選擇機會。經過努力,當前,江蘇職業教育每年畢業46萬人,就業率保持在98%左右。
葛道凱說,為回應企業家的期待,江蘇將繼續提升職業教育質量,重點建設50所左右扎根江蘇、引領全國、世界水平的一流中等職業學校。同時,實施高職教育創新發展卓越計劃,立項建設22所省高水平高職院校。此外,江蘇還將繼續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
對于“擴招100萬人”,葛道凱表示,江蘇現有高職院校90所,為全國多,在校生68萬人。按照標準辦學條件測算,在校生可以擴至86萬人。因此,江蘇愿意、也有條件為全國擴大高職規模作出貢獻。
不過,政策要真正實施,還需要細化實化。在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工程技術實訓中心主任王紅軍看來,此次政策“力度是空前的,前所未有的”,對職業教育進行整體頂層設計,令人欣喜。但從實踐看,對招生、教學等方面的具體問題,需要更多配套實施細則。比如,江蘇高職院校雖有擴大招生的深厚潛力,可多接納十多萬學生。但目前我省的高職生源和招生指標卻有“倒掛”現象,即江蘇本省未來提供不了這么多生源,如果遠赴外省招生,就需要當地愿意把生源指標放給江蘇的高職院校,否則可能面臨“吃不飽”的問題。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企業和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王紅軍坦言,校企融合實踐一直在做,但企業積極性不太高。“真正讓企業更多地參與職業教育,好政策要落地。”不少職校雖然正在加強分層、分級教育,但新政策出臺后生源將更加多樣化,實際教學質量可能受到影響,要有相應的應對辦法。他希望:“真正讓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對王紅軍所言,王巍深有同感。“現在我們制造C919大飛機要求提速,時間很緊迫,雖然工廠可能采用自動化設備,但仍然需要操作人員。”他希望有更多的有為青年加入進來,共同為發展國產大飛機努力。
來源:新華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