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規范公益性崗位上崗制度,我市將對市內四區1.4萬個公益性崗位進行專項治理,著力解決從業人員上崗難、管理難和退出難的“三難”問題。
公益性崗位是由政府通過給予工資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方式,組織就業困難人員從事公益性勞動的一種就業崗位。目前,我市公益性崗位共有1.4萬個,分兩種形式:一種是政府直接開發的公安協警員、衛生清潔員、城管協管員、勞動保障協理員、安全生產協管員等社會公益性崗位,市內四區從業人員約7200人;另一種是社區開發的保潔、保綠、保安等社區公益性崗位,市內四區從業人員約6800人。按照我市規定,公益性崗位主要安排“4045”失業人員、協保人員、城鄉零就業家庭成員、連續失業一年以上失業人員等九類經認定的就業困難人員;社會公益性崗位工作時間為每周40小時,社區公益性崗位工作時間為每天不少于4小時;公益性崗位期限長不超過3年,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人員可延長至退休,對家庭生活困難、難以通過市場就業的公益性崗位從業人員可延長至補貼期限。
近,我局接到一些群眾反映:有些就業困難人員不能上崗,有些公益性崗位從業人員工作時間不飽滿,還有些公益性崗位從業人員到了規定期限也沒退出崗位。對此,該局高度重視,近日將會同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公用事業局、市安監局及市內四區勞動保障部門聯合成立專項檢查組,對公安協警員、衛生清潔員、城管協管員、勞動保障協理員、安全生產協管員以及社區公益性崗位進行規范整頓。重點檢查三方面內容:一是檢查公益性崗位設置的數量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從事非本崗位職責等情況;二是檢查公益性崗位是否存在有崗無人及在崗人員是否從事非本崗位工作等情況;三是檢查用人單位的各項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考勤考核不嚴、工資發放不實等現象。
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我局將會同有關部門責成用人單位進行整改,對只拿政府補貼不上崗工作或工作時間不飽滿的人員,一經查實,將嚴格按照《勞動合同法》等有關規定處理。市民如發現公益性崗位中的問題,可撥打市勞動保障民生服務熱線12333進行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