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購物越來越紅火的時候,一種新職業應運而生,簡單說就是“ 你購物,我砍價!” 提供砍價服務的人代表買家和賣家討價還價,并從差價中抽取一部分作為“口舌費”。這種新興職業被稱做“網絡議價師”。
記者11月18日通過網絡聯系到了淘寶網某店鋪的賣家高攀,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濟南某高校大三的學生。他說,這學期剛好開設了商務談判這門課,利用豐富的課余時間“泡”在網上幫買家砍價,既是對課程理論知識的實踐,又可以鍛煉自己的談判能力。他告訴記者,近幾天成交了5筆生意,他從差價中提取20%作為報酬。他說:“這都是課堂知識活學活用的結果!”
記者通過查看淘寶網上部分網絡議價師店鋪內的介紹發現,網絡議價師替消費者議價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消費者看中某種商品后,由網絡議價師選擇商家進行議價,在得到一個理想價位后,消費者與商家再進行交易;二是消費者選中經營某種商品的某個商家后,將該商家的網絡鏈接提供給網絡議價師,由網絡議價師嘗試與該商家進行議價。
目前,網絡議價師多為兼職,大部分是和高攀一樣的在校學生或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利用休息時間,為網購消費者砍價議價,從差價中抽取10% — 20% 作為報酬。還有一部分網絡議價師有豐富的電子商務經驗或者從事相關商品銷售的多年經驗,深知其中的價格空間,更能夠“理直氣壯”地和賣家砍價。網絡議價師月薪可達3000元,資深者每月收入甚至可達萬元。
記者了解到,這些網絡議價師涉及消費領域的方方面面,服裝、食品、化妝品,甚至廚房衛浴用品。在高攀的店里,有梅花傘、天堂傘、美羚系列羊奶粉等各色各樣的產品。他說,砍價沒什么法寶,心里想著為客戶節約每一分錢就可以了,所以無論什么產品,只要客戶有需要,他就會盡力“周旋”。 他告訴記者,每次砍價的多少不確定,要根據產品的價格高低和利潤大小來看。他得意的一次砍價,就是把一件3980元的衣服砍到3400元。
網絡議價師在為買家省錢的同時,也能為商家帶來利益。適當的讓利可以帶來訂單量的上升,受惠的仍是商家。另外,網絡議價師的“魅力”還可以聚斂人氣,推動團購的增長。有時候一場團購砍價下來,訂單量要比平時翻四五倍。
作為一個新生事物,網絡議價師目前缺少一定的行業規范,比如部分網絡議價師就在其網絡店鋪內明確聲明,如產品存在質量問題,服務費不退還,這就引起了買家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