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取決于畢業生的職業素質,加強職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提高學生職業素質、實現學生順利就業的重要途徑。根據
臨沂遠大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學生的就業心態和他們所掌握的技能,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時,應引導學生充分考慮人、環境、專業與所企望的工作之間的關系。
認識職業,了解職業要使學生了解社會上的各類職業及其生存環境,尤其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環境和趨勢,使其認識到應選擇那些能夠實現自己事業追求或符合自身事業發展方向的職業,并為自己制定大致的發展路線和計劃。
確定志向,設定職業生涯目標志向是事業成功的基本前提,設定職業生涯目標是職業生涯規劃的核心,明確職業發展方向是事業成功的第一要素。教師要幫助學生確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沿著這個方向努力,這是臨沂遠大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重要的一點。
準確進行自我評估臨沂遠大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學生一個大的弱點是不知如何客觀地進行自我評估,教師應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興趣、特長、性格、學識、技能、智商、情商、思維方式、思維方法、道德水準及社會對自己的評價等進行綜合分析,使他們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從而對自己未來的職業做出明智的選擇,進而確定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生涯路線,選擇佳的職業生涯目標。
擺正就業與擇業的關系在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教師應引導學生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心態,正確認識擇業與就業的關系,理智地面對擇業與就業,幫助學生樹立對就業與擇業關系的正確觀念,并果斷地做出選擇。
臨沂遠大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在教學實踐中的體會是:要抓好實訓實習,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興起為德育課開辟了新的途徑,提供了新的載體。我校在物流、會計等專業開設了企業沙盤認知實訓,學生參加體驗式培訓,可以親身體驗一個制造型企業管理的完整流程,包括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協同,理解企業實際運作中各個部門和管理人員的相互配合。在沙盤認知實訓的過程中,學生經歷了一個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上升過程,可以將自己親身經歷的寶貴實踐經驗轉化為全面的理論知識,可以了解企業經營環境,明晰企業組織結構,認識業務流程,明確崗位職責,掌握具體的業務操作經營方法。通過認知實訓和協同訓練,可以加強溝通,培養團隊合作精神,使學生對職業前景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幫助他們進一步認清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
關注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學生人格健康發展。
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對人的素質的客觀要求。因此,教師要主動承擔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導師的責任,而不是單純地作為授課者,在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做好以下工作。
以學生為本,提供個性化的培訓與指導必須從學生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開展廣泛、系統的個性化培訓和指導。這是因為:(1)學生個體背景、特點、發展水平不同,其職業生涯發展的需要也各不相同;(2)學生個體的心理特征不同,從人格與職業匹配的角度講,其適宜的工作類型也各不相同。雖然這是一項及其繁重復雜的工作,但教師仍應主動為學生提供這方面的咨詢和指導。
為學生提供心理調適方面的指導與幫助當學生找到實習單位后,心理上會出現很多變化。有的對自己評價過高,進而對自己所在單位的環境、發展前景及工作條件、回報等產生疑慮,有的則因擔心自己不能勝任工作而惶恐不安,等等。這些心理變化使參加實習的學生不能充分利用在校學習生活的后時間做好工作前的準備,會給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學校和教師必須承擔起指導與幫助的責任和義務,幫助學生迅速做好就業和擇業的心理調整和應對,以實現學生的順利就業。
總之,對臨沂遠大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不是一門純粹的學科教育,應從縱向和橫向的維度加以綜合考慮,并將其貫穿于整個臨沂遠大職業中等專業學校教育階段,教師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還應體現人文關懷和滲透,這將是教師面臨的嶄新的嘗試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