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百家號/良心老師)作為在職業教育戰線工作二十多年的老教師,我也切實感覺到需要加快《職業教育法》修訂的必要,同時努力增加高技能人才地位待遇非常必要。
一、職業教育的現狀。國家一直在強調加強職業教育,并且有40%以上的初中畢業生會分流到職業學校,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群體。同時我們國家也提出了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提出制造2025的戰略,這無不需要增加勞動者素質,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但是職業學校面臨很多困境,對職業教育是一個很大的傷害。
1、社會對職業學校和職校生有偏見。社會上普遍對職校生有偏見,也不愿自己的子女上職業學校。職業學校被看成是差生集中營,學生在校不是打架斗毆就是抽煙喝酒,課堂都是睡覺玩手機的,課后就是談愛,講究吃穿,不愛學習的。其實這是對職業學校的很大的誤解,很多職業學校紀律非常嚴明,學習風氣也不錯,我們不能把某些私立學校的狀況扣到整個職業學校頭上。雖說他們學習成績是差了點,但他們也有自己的追求,在職業學校努力學習,一樣能學一技之長,甚至可以參加對口升學考試去上大學。
2、技工院校的畢業文憑認可度偏低。盡管人事和社會保障部對技工院校的規劃指出,中級技工班畢業相當于中專文憑,高級技工級相當于大專文憑,而技師班相當于本科文憑。但不管是企業和政府機關對此認識不足,沒有真正落實到位,技工院校的畢業文憑沒有與教育部門的畢業文憑享受同等待遇。這是非常令職校生感到委屈的,要知道現在高級技工班如果招收初中畢業生,學制也是五年,足夠可以讀一個3+2高職了,但畢業文憑只是相當于大專文憑,而不是就是大專文憑。
3、職業學校畢業生職業上升空間受限。雖說有不少職業學校畢業生能獲得比較好的職業發展,但更多的職業學校畢業生的職業發展空間是受限的。很大一部分后的結果是當一個技術工人,哪怕是將來取得了技師、高級技師資格,但還是屬工人系列,而不屬管理人才。不像大學畢業生,可以考公務員,走管理和技術路線,更讓人受到尊敬。工人地位和待遇與干部有相當大的差距是制約人們從事技能工作的大原因。
二、增加技能人才地位待遇,加快《職業教育法》修訂,正在進行中。在4月15日至1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殷方龍率隊來到湖南省就職業教育法修改進行專題調研,4月19日上午8點,殷方龍一行來到湖南省工業技師學院調研,這也是他們此行調研的一所技師學院。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機關黨組成員古小玉,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委員張洪賀等全國人大調研組成員,湖南省人大、省教育廳相關部門領導,岳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愛武,市人大副主任彭先政,副市長李為等省市領導陪同調研。
另外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表示,教育部將會同各部門出臺更多的有含金量的配套政策,目的在于“增加技術技能人才地位待遇、激發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的內生動力、強化職業教育條件保障等方面取得實效”。
三、國家對職業教育的實施改革的具體舉措。
1、啟動“雙高”建設。堅持進行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致力于建設我國職業教育的“雙一流”,建設職業教育的985。比如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這樣的高職院校會得到更大的發展,從這些一流的高職院校畢業的職業前景不輸一般本科,那肯定會更有吸引力。
2、高職院校擴招100萬。這100萬高職生源不局限于高中畢業生,他可以來源于中職畢業生、退伍軍人及農民工等。相對來說,對中職學生來說是一個大的利好,畢竟中職學生數量龐大,高職擴招可以圓更多中職生的大學夢,也可以增加他們的文化水平和專業理論水平。
3、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原來技工院校都有畢業證和職業資格證,現在在高職院校推廣開來,學生除取得正規的大專畢業文憑外,還取得相應工種的職業資格證,增加高職院校畢業生的技能水平,也拓寬了他們就業門路。
相信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希望國家加強職業教育的正面宣傳,改變全社會對職業學校的負面看法,切實改善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待遇,而不是讓技術工人低人一等。另外期待把技工院校的畢業文憑與教育部門的畢業證能夠統一起來,讓大家樂于接受職業教育,樂于做一個能工巧匠,做一個技術能力和技能大師。

內容來源:百家號/良心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