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官,顧名思義,就是學生群體中扮演組織者、管理者或者領導者角色的人,即學生干部。學校設置一“官”半職給學生做,根本上是為了更好的鍛煉學生的實際能力,為將來步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給國家貢獻應有力量打下基礎;同時達到學生自治的終目的。 
  我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在具體工作中,我們發現學生官越來越多,“官”氣愈來愈重,而且大量延襲了社會上的官場文化、官本位、官標準、官場術……好些學生官彼此碰見不是比自己為同學做了多少多少實事,干了多少多少實際工作,而是比誰能喝酒,誰和老師關系好,誰更有面子!學生官在學生群體中的影響有時可能比老師還大,因為他們直接和其他同學一起生活,更有時間和空間與廣大同學接觸。能夠成為學生官的同學,一定是在某些方面非常突出的,是大家學習的榜樣;而學生官本身就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起著引領大家的作用,他們對其他同學的影響不可低估。并且,學校不是極樂凈土,社會上的風吹草動自然會波及到平靜治學的校園。沒有誰能夠完全從學生官群體外部杜絕社會官場上的丑惡現象不在校園學生“官場”上演。學生官應該切實加強自身素質修養,樹立正確“官”念。 
  首先,所有學生官要找準自己的位置。任何一個學生干部職務都是被賦予了相應的實際內涵和工作實質的。學生官基本的任務就是做好自己分內工作,協助學校、老師為廣大同學正常的學習、生活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一言敝之,學生官是為同學服務的。 
  其次,所有學生官要端正自己的態度。不要以為自己是個“官”了,就要在廣大同學面前如何如何擺架子,撐面子。學生這個群體通過學校、老師間接交給學生官一定的權力,就是希望擔任這些“官職”的同學能夠為其他大多數同學謀福利,造福祉。更何況學生官本身也是學生,在學生權利上,他們和其他同學都是平等的;在學生義務上,他們因為工作的關系可能會比其他同學多出一些,這也正是其他同學比較尊重學生官的原因所在。 
  另外,所有學生官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對于學生官,這個學生群體中的特殊小群體,能力要求主要分兩方面:一是學習上的能力,學習不好再談其他就很難,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習。學生官是廣大同學心目中的焦點,他們的一舉一動時刻成為了其他同學議論和效仿的對象,如果學習不好還做學生官,那就等于暗示大家不要去上課了,都去搞工作算了。那樣,學校就不是學校,學生就不是學生,我們設置學生干部的崗位和職責不僅沒有推動學生工作的順利進行,反而誤導了學生,破壞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因此,學生官一定要在盡職完成工作的同時,認真學習,按時上課,提高學習上的能力,實實在在的起好表率作用。二是工作上的能力,工作不得法,還讓學生工作不能正常展開,或許還會使同學們的學習、生活秩序得不到正常維護,浪費了自己的時間也浪費了大家的時間。能者上,平者讓,學生官一定要自己掂量掂量自己,究竟能不能勝任該項工作。在工作中,一切從廣大同學、整個學校實際利益出發,不搞形式主義,講究效率,注重方法,多總結,多思考,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當然,樹立正確“官”念不只是學生官自己的事情,其他學生也應該作為學生官外圍環境和直接關系者來樹立對學生官的正確看法和認識。我們應該打破學生官頭上神圣的“光環”,明白學生官是從學生中來又到學生中去的。普通同學自己要堅決與學生官的不良言行和惡劣風氣作斗爭,履行自己應盡的責任,建議老師撤消那些不稱職的學生官,做好對學生官平時的監督。這樣才能給自己選好管家婆,有利于大家良好學習、生活氛圍的營造。 
  與此同時,學生自己要明確控制學生官數量和提高學生官質量的實際意義。學生官在精不在多,學生要做好自己的主人,充實行使自身的權力,本著公正、公平、公開的選舉原則,選出大家公認的德才兼備的同學擔任學生干部,積極檢舉揭發跑官要官、走后門托關系、一句話、一張紙的不良現象,從“入口”上把好關,樹立正確“官”念。 
  其實,在校園之中,大部分學生官都是很好的,具備了學生干部基本的素質要求和標準條件,并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協助學校、老師為做好學生工作,給廣大同學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付出了很多精力,犧牲了很多時間,發揮了重要作用。樹立正確“官”念,也要全面、客觀看待學生官,尊重那些真正優秀、模范的學生官,為他們應得的權利而四處吶喊,為他們應得的榮譽而拍手叫好。
			 
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