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前,在濰坊高密市柴溝中學,一次平常的階段測驗中,對于沒有考進班級前25名的初三學生小偉(化名),其班主任突然給了他兩個選擇,一是報名職高類學校,要不就是直接回家,不想讀職高而又想在學校繼續學習考高中的小偉后被逼無奈,只能選擇離開學校 ,這項“雷人選擇”也針對該校沒有考進班級前25名的其他初三學生。
1月12日,小偉的親戚市民禚先生向本報反映了上述情況,并表示只因孩子暫時成績不理想,學校就提出了如此無理的選擇,這不是害了孩子嗎 。
反映
考不上班級前25名,不上職高就回家
1月12日,記者通過電話聯系了小偉。
“你們學校初三學生近一次考試考不上班級前25名的,要不去職高要不就回家,這是你們班主任說的嗎?”
“嗯,我們老師是這么說的,大家都不愿意去上職高,班里都走了六七個了。”小偉回答道。
“那你現在還想回學校學習考高中嗎?”
“想,不過我不能回去了,回去也不會受重視,有時候還會受到諷刺。”小偉無奈地說。
通過禚先生,記者又聯系了小偉的父親臧先生(化名),15時30分許,記者從青島趕到了高密,在高密柴溝鎮,見到了臧先生。
“小偉是什么時間離開學校的?”“前天離開的。”提到小偉 ,臧先生有些許激動。記者了解到,臧先生是柴溝鎮養馬村人,在鎮上經營大貨車生意,家里除了小偉還有一個孩子正在上小學。
“我們也不想讓孩子去上職高什么的學校 ,孩子在班級成績四十多名,雖然差點,但我們也希望他能考個高中 ,以后也有個高中文憑,找工作還會好找點,所以我們就讓他回去上課,可是他老師并沒有讓他安頓下。”臧先生說 ,“上個周,孩子又被班主任‘放假’回來,上周日,孩子回來后說無論如何也不去學校了。”
據臧先生描述,當時小偉對他說:“在家你們逼我上學,在學校老師逼我上職高,也沒有被重視的感覺,所以就不想再上學了。”“聽到這話,我很寒心,不過我也很無奈。”臧先生說。
“那你沒有和班主任溝通嗎?”“溝通了,打過好幾次電話,但是每次班主任都勸我讓孩子上職高類的學校。”臧先生說。
“我聽說小偉還想繼續上學,以后是怎么打算的。”“上學恐怕是去不成了,沒有辦法,我只能讓他去打工,說實話,孩子才17歲,我一點也不放心。”臧先生說。
調查
沒有強迫,但是老師有點“偏心”
16時30分左右,記者來到了柴溝中學,記者了解到,柴溝中學是該鎮主要的一所中學,目前共有6個畢業班,每個班級的學生在50個左右。
走進校園,記者看到初三每個班大概有四十多個人,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名學生。
“你們半個月前有一次考試,成績出來后,班主任有沒有說過班級25名以后的學生要不上職高,要不回家?”
“我們班主任沒有說過。”“好像說過吧,我忘了。”面對記者的提問,不少學生像被交代過似的,回答起來躲躲閃閃。
“嗯,我們班主任確實說過這事,我現在也不想上了,過兩天就走。”在初三(4)班門口,學生袁明(化名)向記者說,記者了解到,袁明學習成績不是很理想,沒有進入班級25名之前,所以他承認其班主任勸他們去讀職高。
“那老師是強迫的嗎?”“也沒有強迫,你看我現在這不正在這里上課嘛。”袁明回答說。
記者采訪的十余名學生,大部分都含糊其辭地表示其班主任表達過此觀點,同時也都表示,不是強迫性的,但是也有不少學生表示,老師在對待好差學生上有很明顯的區別。“尤其是畢業班,成績好的學生都安排坐在前排,差的學生就都坐在后排,在學習上老師對我們也不是很上心,近還會經常給我們開個小會,動員我們報職高。”一王姓初三學生說。
“你們班里一共多少個學生?”記者問袁明。
“現在還不到50個了,我也沒點,反正走了好幾個。”學生袁明說。
記者在門口簡單數了一下,每個班級內大概有四十五六名學生,按照每個班級 50名原始學生計算,每個班級的學生流失率接近10%。
班主任
我們沒權讓學生回家
在初三(5)班,其班主任高培宣老師正在班級處理日常事務,見到記者,高老師熱情地招待,記者便對其進行了采訪。“半個月之前,學校組織過一次考試,有學生反映說,考試結束后,咱畢業班的班主任都對學生表達過,未考進班級前25名的學生,要不選擇職高類學校,要不就回家。”
“這是不可能的,老師怎么能說這話呢,我們從來沒有強迫過學生。”高老師笑著說,“現在國家推行九年義務教育,我們沒有權利讓學生回家或者是選擇學校,其實那次考試也并不是一次專門的考試,就是一次平常的階段測驗。”
高培宣表示,每年到這個時候,高密市教育部門會統一安排初中生職高類學校的招生,而我們的工作就是將信息傳達給學生,尤其是那些成績較差的學生,“按照往年經驗來說,一個班級考上高中的人數一般不超過20個,去年我們班考上20個已經是高的了,所以成績較差的學生,我們就會對其做一下工作,如果他們不上學,回家能干什么?學校也是好意提醒,并沒有強迫的意思。”
“那現在咱班里有多少人離開學校,又有多少人選擇讀職高?”
“現在班里一共走了5個人,有兩個決定上職高,先回家了,兩個周前王家莊的一個學生回家了,1月11日一位女學生也回家了,還有就是有一名學生請假回家了。”高老師說,對于老師趕學生回家這一說,高老師稱,都是學生寫請假條回家跟家里人商量。
校長
初三學生報職高的很少
隨后,記者跟隨高培宣老師來到學校校長室,見到了該校的李校長。
針對學生家長反映的問題,李校長向記者說,濰坊市每年的中考考高中和職高的規劃比例為55比45,也就是說,100個學生有55個升入高中,45個升入職高類學校 ,每年這個時候就是職高類學校招生期,學校自然要通知學生,不過學生報不報職高都是在自愿的基礎上,我們從來沒有強迫過學生。“我們學校初三級部一共近 300個學生,到目前報名考職高的一共才31個。”李校長說。
“那家長反映的考試是針對這次招生準備的嗎?是什么考試?”
對于記者的問題,李校長支支吾吾地回應,說就是一次考試,自己不是很清楚,“聽說是一次期中考試。”“可能是吧。”李校長說。
“我們每個班能考上二十四五個高中生,整個學校每年能考上一百四五十個吧,升學率在50%,對于那些考不上高中的,職高是他們一個比較好的選擇,所以我們會推薦他們上職高。”李校長所說的升學率和高老師說的顯然有差別。
當地教育局
這個事有人反映過
1月13日上午10時22分,記者撥通了高密市教育局的電話,就該問題記者采訪了該局文明辦的李源然科長,而在記者咨詢時,李科長卻突然掛斷電話。
“有學生家長反映高密市一家中學組織一次考試,成績出來后,就要求考試成績在班級25名以后的學生上職高,要不就回家,這個事情教育局了解嗎?”記者問。
“這個事有人反映過,我們也了解過。”李科長說。
“那家長反映的是否是事實?”對于記者問題,李科長并沒有回答什么,只問是什么意思。
“我們就是想了解一下,教育局是否知道這件事情,如果是事實,教育局怎樣處理?”
“這個我也不知道,要問領導。”李科長說完后,就直接掛掉了電話。記者在11時15分再次撥打該電話,但一直無人接聽。
原因
為了學校的綜合評估?
對于此類事件,記者在隨后的采訪中了解到,這并不是偶然現象,有類似性質的讓學生做出選擇在鄉鎮中學中是普遍現象,只是柴溝中學做得比較“過火”一些。而驅使這一切的便是一個綜合評估的問題。
“柴溝中學每年都會推薦初三學生上職高,往年沒有這么嚴重,至少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讓學生回家,今年突然這樣,我們很失望。”臧先生無奈地對記者說,“如果給班主任打電話,他們就會反過來勸你,讓你的孩子去上職高。”
為提高學校的綜合考評
記者采訪了島城部分鄉鎮中學了解到,學校反復地給學生做工作,讓他們上技校 、職高一類的學校,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綜合評估問題,“綜合評估是市教育局給各中學下達的一個指標,每年一個學校必須推薦多少學生上職高,如果能完成指標任務,則學校自然就好。”島城一鄉鎮中學的負責人說。
“目前,國家也提倡初三學生上職高類學校,還推出了相關優惠政策,如每學年返還1500元的優惠,而學校自然要做好配合工作,把相關政策傳達給學生。但是學校一般是讓學生自愿報名,不會強迫。”該負責人表示,“不過,不排除有些學校因為綜合評估的壓力,做出了一些強制性的措施,比如不報考職高就回家,或者在教學中有意難為學生。”
柴溝中學的李校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過,目前該校報考職高的學生才31人,占了10% ,而濰坊市的規劃指標則是45%。
該負責人同時表示,學校想完成評估指標的同時,也是在為學生考慮出路,“現在很多初中生,畢業后回到家里,或出去打工,或不學無術,這樣還真不如去技校或者是職高學門技術,尤其是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當然也有可能中考時成為黑馬,考上高中,但大部分還是會落榜的,而老師推薦他們上職高也確實是善意的提醒,對于他們也是一條好的出路。”
學生上職高老師有回扣?
對于學校的“過火”行為,有的鄉鎮中學老師爆料,除了學校為綜合評估,在有的地方,畢業班老師每推薦一個學生上職高可能會收到300元到500元的回扣,這也是導致此類事件的一個原因。
當然,記者在采訪柴溝中學李校長時,提過利益問題,而李校長則表示他們學校沒有,“現在去職高上學都是有優惠的,幾乎就不用交學費,沒有回扣這一說。”
“前兩年的時候,老師推薦一個學生去職高類學校,可以獲得300元到500元不等的回扣。”島城一鄉鎮中學曾帶過畢業班的老師對記者說,“前兩年,每年到三、四月份,技術類、職高類學校開始招生,便和一些中學的老師聯合,老師推薦一個就收多少回扣。”
隨后,記者又從畢業班的班主任處了解到,目前,學校給每個班主任一定指標,如果完成,則會收到回扣,但是如果完不成指標,同樣收不到回扣。
1月13日,記者撥打了青島市第二技術學校的招生電話了解到,目前島城職高類學生上學已經是完全減免學費,“每人每年要收取2500元的押金,不過每學年國家會返還1500元,青島市政府再返還1250元。”工作人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