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南山學院通過改進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教育家贊可夫說:“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就會變得高度有效。”講究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認識興趣是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文化科學知識和不斷探求真理而帶有情緒色彩的心理意向。一個人對一件事的熱愛往往是從興趣開始的。如果學生能夠有興趣地進行學習,并在學習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愉悅,那么就會堅持不懈,繼續(xù)學習,直到成功。這就要求煙臺南山學院的教師必須充分備課,開發(fā)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以學生為中心,從教學思想、教學設計、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管理等方面采用互動式教學,鼓勵學生在教學和生活中多說日語。
煙臺南山學院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好奇求知是人類本性這一特點,巧妙組織教學內容,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和貼近生活的例子,積極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組織討論部分內容,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如一些日本風俗習慣、文學、歷史等問題可以通過組織學生討論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聽課熱情;也可以引入現(xiàn)代化教學媒體,增加學生參與教學的機會。雖然這種學習模式相對弱化了教師對課堂的調控,但它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突出了學生的自我計劃、自我管理、自我評價與反饋,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性思維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這樣,可以變“滿堂灌”為學生主動參與,從而取得佳的教學效果。
貼近社會實際開展日語文化教學和實踐教育
任何一種語言都是建立在社會文化基礎之上的,并具有獨特的文化背景和豐富的風土民俗內涵。認識這種背景和內涵,對于理解和掌握一種語言是非常重要的。中日兩國雖說是一衣帶水的鄰國,但是語言和文化背景的差異也很明顯,這就給學生跨文化交流造成了一種障礙。日本文化受外來影響較大,我們稱日本文化是一種混合型文化。在以往教學中,我們往往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語言知識的傳授上,而忽視了文化背景知識對語言的重要作用,使學生缺乏跨文化交際能力,在與異域文化背景的人們進行交流的過程中,不自覺地用本民族的文化標準來衡量外族文化,或按本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觀選擇語言行為,這難免會引起文化摩擦。如日語中的尊敬語和自謙語,如果學生不了解日本文化,就會造成不必要的誤會。所以,應該經常鼓勵學生多開展關于語言文化與非語言文化方面的討論與學習,幫助學生避免用本民族文化的標準來衡量異族文化,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煙臺南山學院教育的主要目標是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培養(yǎng)所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所以,日語教學必須與社會緊密貼近。學生終將走向市場,由市場來檢驗是否合格。所以,煙臺南山學院的日語專業(yè)要按照市場需求來辦學。這就要求煙臺南山學院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在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能力、日語專業(yè)特色上下工夫,進而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建設特色教學體系,保證煙臺南山學院日語專業(yè)的生存空間。否則,就會造成培養(yǎng)出的畢業(yè)生職業(yè)能力差、就業(yè)艱難的局面。要求教師在進行語言教學的同時,多與日資企業(yè)、中日合資企業(yè)以及外貿公司的企業(yè)家接觸,相互溝通信息,了解每個行業(yè)的特點,保持足夠的信息量。有條件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一些有規(guī)模的日資企業(yè),親身感受日企的企業(yè)文化和工作氛圍。在節(jié)假日,可以安排學生去日資企業(yè)實習,通過現(xiàn)場訓練來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在實踐中檢驗日語水平。也可以邀請日企人士來煙臺南山學院進行演講,讓學生和教師了解企業(yè)究竟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