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4月14日訊 14日,2012年山東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在德州開賽,在中職組記者鮮見城市孩子的身影。據了解,目前我省中職學生來自農村的已占到70%,城里孩子只占三成。省教育廳副廳長徐曙光對此稱,不合理的薪酬體系是導致這一現象的主因。
14日,中職組的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能比賽在
德州交通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開賽,一場小型的就業招聘會同時舉行,記者采訪中很少看到有來自城市的孩子。“我所在班的43名學生,都來自農村。”該校汽車售后服務專業學生何李萌告訴記者,他來自河北邯鄲農村,應聘了一家汽車售后服務企業,工種為一線汽車維修工,“這活累啊,農村孩子能吃苦。”
據了解,2012年,我省將有189萬就業大軍,中職中專畢業生占了其中的四分之一,已成為就業主力,另一個現象是,目前,我省150萬接受中等職業教育的學生中,70%來自農村。
德州交通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副校長劉建波則告訴記者,他們學校農村學生已占總數的98%。
濟南潤華奧迪站服務總監李先生說,城市孩子應聘的崗位多為銷售或辦公室文員,對一線工人不感冒,“只要家庭條件好點,誰愿意讓孩子去干體力活?”他說,不過,如今農村出來的工人在家中也大多是獨生子,能穩下心來踏實干活的也越來越少了。
近年來,培養產業工人的職業學校中,農村孩子越來越多,而高等院校中則以城市孩子為主,這種分化正越來越大。
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徐曙光認為,城市父母不科學的升學和就業觀念,以及近年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導致城鄉學生報考中等職業學校的數量懸殊,此外,更為深層次的原因是,目前社會薪酬體系仍不合理。